繁體中文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NEW10
  热门新闻 TOP10
     新 闻 资 讯
设备管理系统中的设备管理基本方法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4-12-13 09:46:45阅读:1

在现代化社会,设备管理系统已成为设备管理工具的不二之选。那么,如何利用好设备管理系统对资产设备进行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呢?

首先,要先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超易软件小编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 预防维修

为了防止设备性能下降和降低设备故障,在设备管理系统中按事先制定的维保计划和要求进行的维修活动。预防维修包括日常维护、设备巡检、设备点检和预防修理四个方面的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潜在问题,避免或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二、 事后维修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导致无法使用时进行的维修。这种维修的特点是维修工作是被动的,设备何时出现故障无法预知,因此无法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只能在出现故障后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发起报修,分派工单开始维修,维修周期较长。对于简单设备或利用率不高、修理方便、停用损失不大或不影响生产任务,以及有备用机器的设备,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三、生产维修

以生产目的为核心进行的设备维修,以提高设备运转效率为目标,并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维修策略。生产维修强调设备的经济实用性,需要将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包括购置费、维修费和更新费)控制在最低范围,因此需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提出申请,经上级同意后才能进行维修和更新工作。

四、改造维修

为了消除设备的先天性缺陷或不完全适用,对设备的局部结构和零件的设计或制造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活动,避免购置新的设备产生更多费用。先在设备管理系统中提出设备改造申请,经上级领导同意后开始进行设备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设备的性能和效率,降低设备利用成本。

五、预知维修

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预知维修。通过设备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故障征兆,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宕机时间,降低维修成本。

六、全面维护

全面维护需要企业全员参与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通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利用设备管理系统进行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到报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精细管理。同时还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参与,通过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意识来推动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上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各有优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设备管理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管理方法,加上设备管理系统的加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再是难题。



扫码关注

超易软件公众号
点击我开始咨询
客服528: 
点击我开始咨询
客服408: 
电话:020-82327296
手机:13570098458
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客服2

联系电话:020-82327296 ,13570098458   QQ:52813524  515044158  

微信:13570098458 13694203350

广州市超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东路8号启星商务中心C区A栋3楼
2001-2024 Copyright 粤ICP备12040267号-5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12号生成时间:2024-12-13 09:51:01

欢迎加V咨询,留言必复,手机微信号同步

客服:13570098458
扫码关注

超易软件公众号
固定电话:020-8232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