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中非常注重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两个环节,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预防设备故障,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
这些区别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保养目的差异
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设备日常的表面清洁、设备润滑和设备巡检等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预防设备故障发生。
![]()
2.定期保养:定期保养的目的是侧重于设备的全面检查和维修。通过定期的拆卸、清洗和更换零配件等工作,更深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保养周期差异
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一般是在设备前或使用中进行的,要求操作人员在每班开机前或工作中、下班后执行,是最频繁的保养方式。包括上班前的设备检查、加油,工作中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下班后的设备清洁擦拭等工作。
![]()
2.定期保养:定期保养则是按照设备管理制度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的,如每周、每月、每季度或每年等,并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形成保养计划,到期时按计划执行保养。定期保养的周期长短取决于设备的特点、运行环境和使用情况等因素确定。
三、保养内容差异
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是一些基础性、常规性的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巡检和记录等。操作员要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按时加油或换油,观察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温度的高低、电路油路是否通畅等,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异常情况在设备管理系统中。
![]()
2.定期保养:定期保养的内容和要求更加全面,包括对设备的拆卸、清洗、润滑、紧固、调整以及更换零配件等工作。定期保养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设备管理系统中制定的保养计划,由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共同完成。
四、执行主体不同
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主要由设备操作员执行,他们一般也是设备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定期保养:定期保养则需要维修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参与。维修人员或技术人员的设备维保技能更加专业,能够更深入地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五、记录方式不同
1.日常保养:记录通常比较简单,主要记录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等基本保养情况,一般采用简单的表格形式,也可以直接用设备管理系统APP完成,由操作员在完成保养后填写。
![]()
2.定期保养:记录要求更加详细和全面,需要在设备管理系统中记录保养的具体内容、检查结果、更换的零部件信息、设备性能测试数据等,系统会根据保养计划执行情况自动生成保养报告,为设备的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设备管理系统中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在保养目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执行主体、记录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同样重要,两者正常实施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长期稳定运行。
联系电话:020-82327296 ,13570098458   QQ:52813524  515044158  
微信:13570098458 13694203350
广州市超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区黄村东路8号启星商务中心C区A栋3楼